
《压缩机技术》

外资看好中国创新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力点。根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98.9亿美元增长至120.6亿美元。今年1-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1.8%。
引资结构的优化为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另一方面,外资积极进入高技术产业,将带动各种经济要素如人才、资本、技术等加速向这一产业集聚,有效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张建平说:“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来看,我们要努力朝着中高端的方向逐步迈进,引资结构优化显然对这一进程的推进发挥着重大支持作用。”
本报记者 孔德晨制图
一方面,外资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创新和高端制造中心。“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主动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张建平说。
“比如对高技术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给予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近期公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也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张建平说。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制造业领域引资有望迎更多利好。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说,下一步,工信部将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支持外资加大在华投资,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运用‘直通车'‘绿色通道'等部省联动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支持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让“地沟油”变航油——在广东省茂名市,霍尼韦尔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建设正忙。
余锋认为,中国市场发展迅速,用户需求变化和升级不断加快。在此趋势下,外资企业需要采用更加敏捷的创新机制,从而更精准、更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霍尼韦尔正在大力开拓中国的大众中端市场,通过定制化的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大外企的首选。外国投资者深耕中国新技术、新产业领域,展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的稳定预期,更是中国经济韧性、活力和潜力的生动写照。
张建平分析,中国经济结构正加速调整,随着各类要素成本逐渐攀升,中国努力推动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并在诸多产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如通讯设备、5G基站以及新能源汽车开发利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正迅速扩大。”张建平说,“对外资而言,选择高技术产业,意味着投资未来的发展,更能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
——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双增长”,引资结构更加优化,中国吸引外资量质齐升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其中,全国吸收高技术产业外资增速是外资平均增速的1.9倍,充分显示中国外资行业结构的优化、外资质量的提升。
在智能家电领域,今年7月,博西(滁州)家电园制冷工厂顺利完成了第3000万台冰箱的生产。“我们位于滁州的新洗衣机干衣机工厂,也将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善达告诉记者,新工厂将成为博西家电在全球唯一一家集生产洗干衣机、洗衣机和滚筒式干衣机三大洗护产品为一体的工厂,为博西家电在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0日 第06 版)
在高技术服务业领域,施耐德电气8月18日发布“减碳大师”计划,联合京东物流、埃克森美孚、松赞酒店集团等企业共同打造更广泛的减碳生态圈。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熊宜介绍,加入该计划的企业用户,通过此平台可获得与专家学者深度交流的机会,并借助施耐德电气提供的“双碳”战略规划、咨询服务以及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进自身的减碳进程。“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研发成果不仅用于本地市场,还惠及全球。”熊宜对记者说。
此外,强化服务保障,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束珏婷表示,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积极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包括与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机制、疫情防控多语种信息服务机制、“直通车”服务机制以及应对疫情快速响应机制等,帮助外资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